学术交流

澳门永利6774.com欢迎您院长王建红教授赴马来西亚槟城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实

2023-11-27

应英国欧亚高等研究院-马来西亚道理书院邀请,澳门永利6774.com欢迎您院长王建红教授近期赴马来西亚槟城参加“中南半岛:当代的文化遗产与多元的历史叙事”国际学术研讨会。

学术研讨会通过多场主题报告在非遗文化、社群构建以及当代相关议题三个领域展开对话讨论,充分沟通交流了中南半岛作为地理区域以及特定的人文历史区域,在亚洲历史和东西方全球化历史书写、区域国家间关系、区域文化交流等方面丰富多元的学术叙事,并特别呈现了闽南文化在原乡之外世界场域存在的颇多新样态。王建红教授作题为“中南半岛西南区域华裔幼童华人身份养成探究--以槟城闽粤华人群体为例”的专题报告。

在主题论坛环节,与会学者分别从民与民的文化交流以及国与国良好关系建设方面,回顾了中国与东盟一北一南的交往历史。历史上中南半岛漫长的海岸线诸港口与各邦国相互连接,曾长期作为东亚与南洋群岛间的交往桥梁。半岛内部的诸多陆关河道,便于半岛各民族密切往来,通商流动,跨境迁播,客观上促使半岛各地域主要人群保持较为开放的文明交流与互鉴状态,奠定了半岛自古以来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也造就半岛各地至今有跨境族群分布,将中南半岛作为区域国别学问题予以关注,可提供未来研究的独特观念与方法。

在主题论坛环节,与会学者分别从民与民的文化交流以及国与国良好关系建设方面,回顾了中国与东盟一北一南的交往历史。历史上中南半岛漫长的海岸线诸港口与各邦国相互连接,曾长期作为东亚与南洋群岛间的交往桥梁。半岛内部的诸多陆关河道,便于半岛各民族密切往来,通商流动,跨境迁播,客观上促使半岛各地域主要人群保持较为开放的文明交流与互鉴状态,奠定了半岛自古以来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也造就半岛各地至今有跨境族群分布,将中南半岛作为区域国别学问题予以关注,可提供未来研究的独特观念与方法。

马来西亚道教学院简介

马来西亚道教学院是受中国政府资助的在马独立亲华文化机构。该学院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院长王琛发博士长期致力于中华文化的研究与推广。王琛发博士热情参与华人华侨文博遗址文物保护的公益活动,并为之提供学术支持,凡涉及中华传统文化演讲、中华民俗节庆、华人婚丧嫁娶等,均提供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理支持。

学术延伸:

1.中南半岛由来与影响

中南半岛作为亚洲三大半岛之一,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西邻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东接南海和太平洋,面积206.5万平方公里,地缘位置对中国的周边安全相当重要。“中南半岛”这一中文词汇的表达的地理概念,出自于右任先生1941年提出的地理定位,其初衷是以“中国南部半岛”的地理概念代替“印度支那”,以消弭日本军国主义使用“支那”二字时演变出的负面含义,后扩展到指称整体半岛陆地相连的全部区域,包括了现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以及马来西亚西部,还有中国云南省南部等热带地区。

在中国语言文字表述世界里,从云南以南到马来亚连山连水同气候的整片大陆,在历史上是中西物质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与印度、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乃至地中海各国交往的陆岸通道,还是中印与半岛各民族文明交汇之地,是千年地缘社会文化交流的共同体。中南半岛在地理上涵盖当代东盟七国,因此,应正视半岛长期一体化而内部各族、邦社群与国家多元互动的过程,关注各种影响要素此起彼伏、相互消长的事实。

2.槟城神明信仰

槟城广福宫、福德祠“建德堂”都是闽南人为主的帮群式社区枢纽,与中国原乡闽南人社区比较,独具特色。广福宫祀奉南海观音,配祀福德正神和玉皇,福德祠主祀“神农氏”作为大伯公为福德正神,并在庭院一角祀奉“唐番地主”和“拿督地主”,即华人原乡土地神和马来西亚本地土地神,这两座庙宇同属闽南人方言帮群系统。福德祠作为庙宇建于1850年,下辖4个附属神社,即同庆社、宝福社、清河社及福建公司。庙宇前身是1844的“建德堂”,当时奉祀大伯公,1890年华商会通过法律程序接管该庙宇,成为槟榔屿闽南人此地奋斗历史的永久象征。

中南半岛北海日落洞闽南人社区,都由祀奉源自福建南安的“王爷”信仰为中心的信仰圈构成。田野访谈过程中得知,日落洞的闽南人社区,供奉孙、佘、池、雷“四府大人”的庙宇名称为北海“灵应社”。该社区地处槟城北边沿海,“灵应社”“四府大人”信仰迄今已160多年的历史,“灵应社”东100多米处即水陆码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现该公庙管委会基本由潮汕人组成,这群操着潮汕调闽南语的广东人,掌管着160多年前福建南安移民群体携至马来亚的王爷信仰。而且,以此神祗信仰为中心,形成垦殖社区与村落,并以社区土地不动产租金收入、香客献祭与捐纳,筹资举办华文学校。北海地区有名的“励华学校”与日落洞“益侨学校”,以及槟城大山脚“福德正神会”董事的“日新独立中学”均属此类模式。凡华人歌饮处,必重后昆教化与母文化传承。

3.中南半岛文化融合

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东西海道大通以来,民族国家林立之时代,虽有欧风美雨交相震覆,但中南半岛华人自觉续辙中华传统主流文化中的士大夫气质,并将中华文化融汇到当多马来人穆斯林文化系统。大铳巷的亚齐清真寺后院居屋皆为闽南红砖建筑,已有颓圻屋墙,一眼即可看到典型的“胭脂红”砖砌工艺。清真寺内的穆斯林代表建筑——宣礼塔,各层雕饰多是中华儒家礼仪与中国历史故事。口述访谈得知,早年由于与华人社区杂居,良好的族际交往与跨文化交流,让归属不同文化的人群在其最为显著的生活空间里共享对方的文化内涵,并将对方文化的符号嵌入自己的文化系统,这是文化融合带来的开放心态和对自己价值认知与日常审美的提升。

中华文化的传承始于中华童蒙书册,读写吟诵,自用华文。格物致知,读书修身,风雨如晦沧海横流中,文化自信,定力坚确,并以此文化途径,赓续着南洋闽南人群体的华人身份认同。自明初南洋诸邦国纷纷纳土朝贡,中南半岛作为陆上东南亚在中华朱明王朝的附属国网络之内,闽南人席帆浮浪,垦拓南邦,自觉以为在自家桑梓田园,信风忽至,往来南北“两头家”而已。晚清中国,贫弱难支,华夏辐裂,旧疆痕影,文化新梦,故国明月哪一洲?二战结束前后,西方殖民者在南洋以民族国家阵营为目标的战略布局,对华人的“他者”身份建构过程,使马来西亚华人失去原有的主体政治地位。这种历史叙事本就是西方殖民者作为第三方提供的便予其统治的“西化”解释,这种解释衍生出当下欧美学界对东南亚华人华侨问题学术话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应予以警惕。

(图文:澳门永利6774.com欢迎您)

上一条:我院邀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土壤侵蚀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文龙教授作专题讲座
下一条:澳门永利6774.com欢迎您院长王建红教授赴越南开展学术调研纪实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县前直街

36号 综合楼三楼

电话 0596-2591449